“冰雪白”交织“低碳绿”
——河北省张家口市绘就后奥运经济新图景
(资料图)
■解放军报记者
矗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风力发电机。新华社记者 李 贺 摄
山岭云雾氤氲、郁郁葱葱,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游客络绎不绝……群山环绕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一改记者印象中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奥运场馆如何利用?冬奥遗产如何创造出新的价值?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崇礼这座“冬奥小城”一探究竟。
暑期是崇礼的旅游旺季,以往来这里的游客大多为了避暑纳凉。如今,前来研学旅游、比赛训练的人越来越多。
9岁的李冷嘉熙,是一名健美操运动员。她与47名年龄相仿的小运动员一起从外地赶来,参加2022—2023全国啦啦操联赛(崇礼云顶站)。紧张的赛程之外,孩子们都想亲眼看一看冬奥场馆,实地感受“奥运精神”。
“跳台原来这么高,可以想象那些运动员平时训练有多辛苦,他们真了不起!”沿着山路盘旋而上,8分钟就能到达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顶层观景平台。登上这座半悬浮巨大环形建筑,望着眼前沿山势而下的跳台,李冷嘉熙不禁感慨:“我要向奥运冠军学习,好好训练,取得好成绩!”
“冬奥会后,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游览打卡。”谈到冬奥场馆的改造利用,负责人郭剑英如数家珍,“白天举办飞盘、攀岩、足球赛等文体活动,夜晚有灯光秀、乐队演出等。”“雪如意”跳台的停止区,还巧妙设计成标准足球场,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得到利用。
今年以来,利用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张家口已累计承办举办省级以上专业赛事28项,位居全国首位,同时成功申办4项国际赛事。张家口市发展改革委后奥运经济科科长刘爱民介绍,为了让冬奥场馆在夏天“活”起来,他们围绕冬季滑雪、夏季山地运动两大主题,不断拓展场馆功能,培育壮大赛事经济、冰雪经济、会展经济、研学经济等新业态。
冬奥盛会不仅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人们心中埋下体育运动的种子。距离“雪如意”不远处的太舞滑雪小镇,夏季依然游人如织。
“京张高铁开通运营,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北京的距离。”负责人聂宁宁介绍,为打造四季全时运营的度假小镇,他们充分利用场地条件推出山地度假新模式,开发山地速降自行车、山地高尔夫练习场等30项户外项目。
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今年上半年,张家口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0余亿元。
行走在京张大地,交通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2022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为协调解决重大活动举办、区域品牌宣传、跨区域项目建设等方面问题,“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正式建立。“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的冬奥效应,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张家口市投资促进事务局工作人员宋鸿潮向记者介绍,他们将全力打造国家冰雪装备生产基地和冰雪产业集群,加快冰雪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
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中央,雪花火炬塔将永久保留,成为热门打卡地。别出心裁的“微火火炬”,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也撬动张家口发展方式的转型。
“风车的一片叶子就有90多米长。”这次张家口之行,给李冷嘉熙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的白色风力发电机。张家口风光资源丰富,拥有发展“绿电”得天独厚的优势。2015年,张家口获准设立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经过8年的规模化开发,已有100多家发电企业在示范区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占比超过80%,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崇礼的雪、张北的风、坝上的光,成为冰雪小城张家口独有的城市符号。“冰雪白”交织“低碳绿”,在后冬奥时代绘就一幅多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