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6-17日,忙里偷闲,我们又一次走进徽州,踏访老街和古民居,被这充满神秘的徽州文化所震撼。
(资料图片)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丝毫犹豫。16日,起了个大早,背着行囊就出发了。大巴车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徽州区潜口镇。
抵达之时,阳光正好,轻抚着满眼葱茏的徽州大地。
走进徽州:上下观山水,左右品人文
徽州,我们来了,又一次零距离亲近你,品鉴你。
徽州,是一个古老的地域名称,古城歙州、新安,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
徽派建筑兴起于徽州,流行于江南地区,民居、祠堂、牌坊因其独特的布局结构、营造装饰,被后世人誉为“古建三绝”。
寄命于商又崇文好儒的徽州人,使得徽派建筑在素雅的外表下拥有“徽州三雕”之锦绣,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远眺徽州古村落,山谷间烟雨朦胧,山脚下粉墙黛瓦,人们就诗意的栖居于此。
明朝中期,徽商进入黄金时代,置家宅,广迎宾客;兴祠堂,光宗耀祖;立牌坊,传世显荣,成为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皇家建筑看故宫,民间建筑看徽州。徽州古村落不仅是徽州文化的载体,也是徽州人求新图变的基石。
“粉墙黛瓦马头墙,天井厢房夹正堂”,是徽州最具特色的建筑景观。烟笼翠屏,远山如黛;黑瓦白墙,饱蘸墨香。在山水之间,画下一笔人间烟火。门楼、门罩、窗台、梁柱、额枋等处的“三雕”装饰比比皆是,骑马行人,小桥流水,无一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徽州匠人的审美情趣和精湛技艺。在徽州,有院方有家,小如一口井的院落,在水墨画般的高墙小窗内,却藏着另一方天地。方形布局,面阔三间,一楼正面为厅堂,两侧是厢房,围合天井构成三合院。二楼则是开敞的空间,一般用来储物,或者设为家中儿女的卧房。从月梁到屏门隔扇都是由精致的木雕艺术品拼接而成,木雕主题广泛,有花草鸟兽、山水珍宝,也有历史典故、家族故事,还有的直截了当,装饰元宝、铜钱,寓意生意红火、财源滚滚。天井不仅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而且是家庭的共享空间,人们坐在厅堂内,能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天井的地面用石头拼铺而成,地势比四周房间都要低,以利于排水,当地居民将其称为“明塘”。富有的人家甚至会在天井里砌上水池,加设石桥或围栏,养鱼赏花,以增添情趣。天井院落四周的屋顶向内倾斜,就是为了在下雨时将雨水汇聚流向院内,形成漂亮的水帘。这一视觉设计被称为“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积聚的雨水往往被收入水缸或导入水圳继续利用,也蕴含了先人借水于天的智慧。屋檐下的是家,在有限的土地上,依然将其营造得兼具实用与美观。徽州人让日常变得不同寻常,让日子变得不可辜负。
徽州是水墨丹青的“中国画”,也是俗世烟火的“山里人家”,两者交融,气象万千。
不妨来拆解一下“徽”字,上下观山水,左右品人文,山水人文集于一身,谓之美好。山水是徽州的底色,人文是徽州的亮点。
徽州之秀,秀在山水;徽州之美,美在人文。这既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徽州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幸福果实。这不仅体现在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还在于创造了人的生存与诗意的栖居。
徽州文化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致缩影和样本典范,又是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全息囊括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其中,徽商、徽菜、徽剧、新安理学、徽派建筑、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盆景等诸多流派影响并传承至今,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
这里文风鼎盛、徽韵绵长,粉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遍布徽州大地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是中华文明的生动标本,是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充分展现了徽州的山水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或许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留下的千古绝唱,让无数向往山水氤氲和桃源生活的人为之眷恋、为之痴迷。
醉美徽州,如一幅泼墨山水画,浓墨重彩绘出水墨般古韵;又似一壶芳香四溢的清茶,于宁静中方能品出它的醇香久远、地道本色。
潜口民宅:跨越时空的坚守和传承
潜口,古称阮溪,又名潜川,初兴于秦,盛于明清,因地处“黄山之出口,万峰潜伏于后”而得名。位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只有36公里,是古时南线步道进入黄山的主要街市(古有潜口市之称),故人们把潜口说成是黄山的南大门。在先人的故纸堆里,有笔墨相传,潜口曾为陶潜(陶渊明)隐居地,传颂千年的《桃花源记》因南阮溪(又名桃花溪)而作。清代光绪年间,村庄定名潜口,源于清人《石池小记》的“予里在万山之口”,亦是纪念田园诗人陶潜曾隐居于紫霞山西麓。
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此地清代曾为汪沅家别业,名“水香园”,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毁于兵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1984年起,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将原散见于潜口、许村等地较典型又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古建筑集中于此,并按明清时期徽州村落进行布局,定名“潜口民宅”,其中包括民居、祠堂、牌坊、路亭、石桥等不同类型的明代建筑十三幢(座)/清代建筑十一幢(座)。山庄占地1.7万平方米,茂林修竹,景色清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其间青石步道相连,房前屋后花木相映,既是徽州明清建筑的缩影,也是徽州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更是徽州人文思想与建筑文化的物化载体。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从宅主看,有商人捐建的“善化亭”,老人议事娱乐的“乐善堂”,大家望族的众厅。这里有雕饰精美、能体现徽雕技艺的“方文泰宅”;有江南现存明代最早砖木结构建筑之一的“司谏第”;还有保留了元代营造手法的“吴建华宅”。
徽州人聚族而居,祠堂便是精神家园,也是他们心中的道场。“前世不修,生在徽州”,这是徽州人的千年之叹,也是徽州人不甘于宿命的呐喊。他们“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摸爬滚打,或沉或浮,如若仕途腾达或商海有成,则斥资在家乡大兴土木,建私宅,修祠堂,光宗耀祖,成了他们永恒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徽州境内,各类祠堂不计其数,但建得像“金銮殿”一般的,就只有号称“中国民间第一祠”的金紫祠了。
金紫祠肇建于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位于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侯庄乡故城村),内修墓祠,供奉潜口下市汪氏始祖汪叔敖神像。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金紫祠回迁潜口,选址重建。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595年)再次扩建,其规模保持至今。共七进,深158米,占地21亩,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碑亭、仪阖、露台、驰道、回廊、享堂、寝殿,其形制与故宫“太和殿”极其相似。
金紫祠是潜口汪姓的荣光,从岁月深处走来,一直深扎在这片故土上,不再挪动过。汪姓始祖汪叔敖“父以子贵”,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由其四子汪若思奏准赐建。而时隔400余年后,汪叔敖的十五世孙汪文显及其三子汪一诚将祠堂扩建成这样一座皇宫般的建筑,除了孝道和实力,是否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时空密码呢?
金紫祠曾是潜口“汪氏家庙”,是汪姓的根,只是那些千丝万缕的根须早已深埋在历史深处,与之关联的枝枝叶叶就像风一样,沿着祠后的古街飘向远方,渐行渐远。
兴于朝野,毁亦在朝野。任何一个朝代,建和拆,立与废,都是物欲的舞台,甚至成了某一阶层权柄下的牺牲品,这或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所遭遇的无奈吧?
无疑,在时兴大拆大建的当下,潜口民宅得以搬迁保存着实是非常幸运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坚守和传承是值得肯定与赞赏的明智之举。
那天,我们行进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高高的马头墙泛着岁月的质感,斑驳的粉墙黛瓦和匠心独运的石雕、木雕、砖雕,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老宅主人和光阴的故事。
关联阅读